厄运诅咒之鳍 记录永不停歇的人鲨大战
很长时间以来,人鲨大战一直是文学作品、电影和艺术作品的主题,场面激烈而血腥——但其描述都很片面。没错,2010年鲨鱼袭击人类事件的报道上升了 25%。但是,相比整个人类数量而言,鲨鱼袭击事件也仅仅只有79起而已,更何况并不是所有被袭击人的都会死——这连个零头都不到。此外,在过去40年中,那些不幸生活在人类猎鲨区的鲨鱼数量已经减少了95%至99%。灭绝像是某种厄运之鳍一样若隐若现。随着鲨鱼的数量骤减,我们不禁要问:是什么让这场战争依然继续?何时才会停止?
据朱丽叶·艾尔佩林称,早在西方人畏惧鲨鱼之前,太平洋岛屿上的国家就把鲨鱼作为其宗教信仰的元素——夏威夷人把鲨鱼尊奉为神明。直到1580年,人们才第一次亲眼目睹了鲨鱼袭击事件,一位自葡萄牙出发去印度的海员被鲨鱼咬死,当时Fugger News-Letter对此进行了记录。艾尔佩林引用了文章中的描述:“突然,水面下跃起一头怪物,是鲨鱼!(tiburon,西班牙语,意为鲨鱼——译者注)它扑向了海员,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活生生把他撕成了碎片。他必定死都很痛苦。”
1916年夏天的时候,鲨鱼成为了美国人共同的眼中钉,当时有五个游客在泽西海岸遭到鲨鱼袭击,四人死亡。媒体对此义愤填膺,称鲨鱼是“马塔万的食人魔”,这个比喻就这样诞生了。海岸附近的社区民众为了自我保护,向鲨鱼发起了反击战,但由于当时袭击游客的鲨鱼种类尚不清楚,所以成百上千的小型鲨鱼遭到了屠杀。
1975年6月20号,史蒂文 斯皮尔伯格(Steven Spielberg)的电影《大白鲨》(Jaws)在全美上映,令全国的海滩游客望而却步,同时固化了鲨鱼吃人怪物的恶劣形象。“《大白鲨》僵化了鲨鱼的形象,让人觉得它就是吃人怪物,就是嗜血杀手,”佛罗里达大学的一位研究鲨鱼的生物学家乔治 伯吉斯在2005年时,这样对《国家地理》说道,“不过人们在海中被鲨鱼袭击的可能性还是微乎其微的。”该电影上映之后,美国鲨鱼的数量骤然下降,因为渔民们开始比赛猎杀鲨鱼。
正如人类一样,鲨鱼也是一流的捕食者:位于生物链的顶端,它们的存活与否将影响食物链下端的所有物种的存活状态,也会影响由它们主宰的整个生态系统。与人类相似,由于鲨鱼成年较晚,一生中只能繁殖少量后代,所以鲨鱼经不起过度捕捞。继上世纪80年代过度捕鲨狂潮之后,科学家前所未有的投入大量精力以维持鲨鱼的数量,但是一切都太迟了,他们无法避免鲨鱼数量骤减和生态失衡的危机。
在所有的375种鲨鱼当中,对人类构成威胁的仅仅只有十几种。其中有三种鲨鱼特别危险,大部分袭击事件就是跟它们有关:大白鲨,虎鲨和牛鲨。此外还有数百种鲨鱼,其中许多种类的命运像食人鲨一样,被大量捕杀,小到8英寸长的深海狗鲨,大到体长可达60英尺的鲸鲨。
如今,每年约有7300万(据保守估计)头鲨鱼死于人类猎杀,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。鲨鱼鳍汤广受该地区迅速扩大的中产阶级的喜爱。但是猎鲨是一个全球现象:根据一月份野生动植物监测组织“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”和“皮尤环境组织”公布的报告,猎鲨最为疯狂的国家和地区有印度尼西亚、印度、西班牙、台湾、阿根廷、墨西哥、巴基斯坦和美国。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统计,30%的鲨鱼物种正遭遇或濒临灭绝。因而,在原有被禁止进行国际贸易的三种鲨鱼的基础上应再新增五种,然而,去年“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”却没能如愿。
尽管如此,保护鲨鱼的呼声越来越大,在一定程度上要得益于名人的参与:例如,2006年中国篮球巨星姚明宣布他再也不会喝鲨鱼鳍汤。加利福尼亚州、俄勒冈州和华盛顿的州立法机关已经立法禁止鲨鱼鳍贸易。甚至在中国,北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丁立国(音译)也于今年提出禁止鲨鱼鳍贸易的提案。幸运的是,人类对鲨鱼无限痴迷的背后也隐藏着人们希望鲨鱼继续存活的愿景,作为旅游资源并满足潜水员的好奇心。举例来说,在伯利兹,一只活鲸鲨在生存期内能够带来的旅游效益大约为209万美元,或者每年3.4906万美元。总的来说,是鲨鱼救了自己。